黃河一步三嘆的流經陜甘寧,在甘肅河水清澈碧綠,在寧夏水流充沛,在陜西萬馬奔騰,氣勢萬鈞。黃河灘聚集了千百萬的百姓,利用黃河水澆灌,一代代人在這里生存繁衍,也使飼養業在這些流域集中發展。陜甘寧三省,可以這樣劃分養殖集中區:黃河流經地帶,包括甘肅蘭州周邊地區,寧夏全境和陜北地區;河西走廊地區,祁連山的雪水滋養了甘肅的糧倉,也使養殖得到發展;黃河大的支流渭河流域,包括甘肅天水和關中八百里秦川。另外在秦嶺以南也有分散的養殖,漢中安康商洛地區。農業和河流真的是密不可分,永遠關聯。除了有名的河流,這里還有眾多的荒山禿嶺,沙漠戈壁。這里降水少,土地質量差,人均耕地少,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三省人口數量總計6500萬,有先天不足的自然條件。
飼養業近年在西北長足發展,飼養規模越來越大,品種改良速度很快,我在2002年寫過一篇關于西部飼料市場的文章,那時候市場上養三元雜交豬的不多,現在已經在多數地方得到了更新,幾家種豬場生產規模在擴大,效益很好,尤其是03年以來,仔豬供應不足,養豬效益好,政府扶持也多有政策出臺,加上飼料企業的宣傳培育,養殖觀念和效益明顯提高,飼料營養也較以前大有改觀,但橫向比較來看,西北地區還是飼料營養水平偏低,飼養規模小,屠宰加工企業少、小,很多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
基于以上的市場基礎,飼料行業在西部還不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得到發展,這從幾家飼料廠的設備生產能力富余可窺一斑,思考一下,西北飼料市場有以下特點:
市場的局限使飼料廠經營產品沒有明顯特色,只有定位不同。陜西的飼料企業從02年開始提的多的是調整產品結構,提高豬料所占比例,豬料能達到35%的比例以上就比較理想,相對來說還是蛋雞的飼養量更加大些。在今年,某著名飼料品牌在陜西也悟出這樣的道理:在西北做市場,還不是專業化的時候。面積大,養殖分散,費用高,容量小,迫使企業多品種飼料都運做,這樣才容易尋找經銷商,才可能降低費用和擴大市場上品牌影響力。因此在西北,飼料企業一般都提供更加廣泛的產品,包括豬料、蛋雞料、肉雞料、牛料、魚料,豬料多的企業受關注,只做其中一種品種的飼料企業沒有存在的條件。
網絡的作用大于終端的拉動同樣是養殖密度和規模的原因,使得在西北分銷的價值更加突出,分散的養殖使十噸的經銷商也倍受青睞,并且品牌眾多,說狼多肉少也不過分。經銷商對當地市場更加有決定能力,有的飼料廠產品定位和質量穩定性一般,服務能力也一般,但有強勢的經銷商隊伍,對有實力經銷商出手闊綽,銷量大而穩定,不可小覷。而過早的走終端的企業往往花費高,人員投入大,速度慢,辛苦,很容易瓦解。真是顯得累死三軍啊。
飼料起色慢,制約人才的鍛煉成長。從2000年到現在5年時間,陜西飼料行業開會還是老面孔,各個企業也沒太大變化,講話的人員沒變,聽話的人員也沒變。在禾豐集團的東北企業,人才是在跑動中成長的,集團的快速發展使人才經歷豐富,也有拔苗助長的情況,但韭菜剪了又長,人才層出不窮。在西部就很難了,幾年時間大家都在盼望中消磨,一年的工作經驗重復很多年,虛有年齡的增加,少有經驗的積累,這和西北飼料起色不大,發展緩慢有直接關系。西北的人才應該走出去。
原料和畜產品加工方面不足抑制飼料增長速度和生物鏈一樣,產業鏈條一樣是彼此牽連,互相帶動又互相抑制的。飼料想發展,必然要看上源的原料和下源的畜產品加工的臉色,現在還沒到下源集結成氣候的時候,如果在畜產品加工方面有資本的注入,有設備的投入,有政府的關注和引導,必然會拉動養殖集中發展,也可以影響物流的流轉速度和規模,但現在還只能安于現狀。
競爭尚處于價格階段,價格戰前幾年才叫激烈,現在各個飼料廠已經理性和默契了,大家可以在一起討論管理和發展,顯然不是像過去那樣急躁和幼稚,但除了價格和促銷還是顯得沒有長遠打算,對于飼料的價值還遠沒有觸及。真正的激烈的競爭是對價值的競爭,也是對系統管理的競爭,穿透價格的表象,教給使用者更多的辨別產品的知識,使得產品價值和服務價值深入人心,使用者更加受益,企業經營更加腳踏實地,企業利潤也降到合理水平。現階段在西北,從價值競爭的角度,可以說真正激烈的競爭還沒有開始,每個企業還都有準備的時間,利潤也在不合理的水平上。
速度慢,資本影響小,實力優勢不明顯。西北交通不便利,西北人淳樸快樂,對速度和壓力不是很歡迎,這里地廣人稀,觀念保守傳統,速度總是比較緩慢。從外地來西北的人的感覺、受不了的就是慢,到機關辦事慢,說話還多,到學校去辦事也慢,出來和同學朋友聊天明顯感覺太悠閑,城市建設發展慢,人的觀念更新慢,能提高點速度就是競爭優勢。在飼料行業,由于沒有大的新資本的投入,還是老對手在競爭,相對大家在市場的投入都差不多,一直處于比較平衡狀態,如果哪個企業來了有大的市場投入,高的人才配置,長的投入產出期,哪個企業就能不停超越現有的領先者而重新制定規則。
以上好像都是在說西北市場的不足,看起來有點不鼓舞人,但我覺得思考還是不夠的,我們不能只看到我們有什么,我們更應該看到我們缺什么,整理了以上這些,我更加理性。要修建一條大船容易,但一定不要在小河里面航行。換句話說,一定要水漲才可以船高,否則再先進的船也是要跑在后面的。市場小,要有一席之地,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小的需求,也要使管理更加細致和合理,我們一定要做的更好,才有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從另外的角度講,這樣的市場是有潛力的,是最有可能有高的增長速度的,是給企業平等的機會,也是容易做到領先者的位置的。米契爾說:“生命沒有義務任我們予取予求,我們只有接受我們能夠接受的一切,并開始感謝我們沒有得到更糟的。”讓我們平心靜氣的努力吧,不是為了立竿見影的得到收獲,而是為了未來的大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