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伴有暴風雪的春天迎接花開
——再談飼料企業轉型的要點
轉型期到來了的呼聲越來越弱了,但是轉型期的工作卻在各個企業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浮躁并沒有完全去除,行動卻已經實實在在地開始了。
危機感仍然貫穿于整個行業,沒有哪家企業可以豪邁地說:“我們已經成功完成轉型,并且獲得了先發優勢!”不要去聽信那些自吹自擂的鼓噪,只要認認真真地分析一下他們的業績,看看他們的三大結構:人員結構,客戶結構以及產品結構的變化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
如果說轉型期第 一階段的關鍵點是比企業家的敏銳與果敢,是大局觀與權變能力的考驗。那么進入第二階段則是新的平臺建設完善與推進發展階段,考驗企業家的體系構建與精細化經營管理能力。
如果說第 一階段是企業根據市場變化重新進行自我定位的過程,也就是回答我是誰?我要做什么?那么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實現的問題了。回答第 一個問題需要企業家高瞻遠矚地發現趨勢中的機遇,洞若觀火地找到突破點所在,從容不迫地抓住機會并善于借勢,能夠順勢而行乘勢而上。而做好第二個階段則需要企業家懂得人性,有非常高超的領導藝術,善于與時俱進地搭建平臺,敢于新陳代謝,勇于變革生產關系以解放生產力,愿意把分享與創新充分結合。凡是能夠著手在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層面上解決問題的公司離轉型成功都不遠了。因為從本質上來說,轉型就是生產力促進生產關系改變的過程,主動改變叫變革,被動改變叫被革命。所以說轉型不是工作方式的變革而是商業模式的變革。
從外部而言,轉型是養殖者完成升級改造后倒逼處于上游的飼料企業徹底改變以往的交易方式,以適應新的產業鏈的價值分配原則的變革。從企業內部而言則是新生代80后90后對60后70后的管理文化的挑戰。從比較強調控制的傳統管理方式,走向更加能夠激發活力,更加符合人性的寬松的管理文化。轉變為給予員工和管理者創造創新的共享和分享文化。優 秀的人員有了脫穎而出的機會,企業也增加了源于內部的再生能力,企業的發展克服了過于依賴外來的合作伙伴,而把內部的人員優先挖掘出來并且培養成最 佳合伙人。員工從被動的執行到主動的創造,其力量的迸發是不可估量的!我相信今后凡是那些不善于發掘內部力量的企業,絕大多數會死源于內部的“叛亂”,如同歷朝歷代的更迭一樣!
企業轉型第 一階段的關鍵點是機會的把握和方向的把控,而第二階段的要點就是不斷地迭代升級完善。第 一階段的成敗決定了死活的問題,第二階段的成敗則決定了能夠活多久的問題。許多先驅者成為先烈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離開了對經營管理能力的持續改進和提升,即便是成功轉型也會因為不能駕馭日漸復雜的組織管理與模式運營而走向衰落。商業進化的基本原則一定是:企業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從而使客戶獲得便捷高效!經營工作是創造價值以及使價值實現,而營銷的目的是縮短經營成果價值最 大化的路程!
現在許多企業的痛苦根源在于他們缺乏能力,卻又不肯腳踏實地地學習提高,妄圖走捷徑。機會主義成就了他們的過去,卻可能害了他們終生。
行業的發展是不斷進化的過程,留下來的都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人,把別人當作傻子的越來越少了,不過自視聰明絕頂的還大有人在,所以淘汰還在繼續。
這一段時間以來,我發現許多“聰明人”象朝圣一樣蜂擁而至地做幾乎同樣的事情,他們不管自身的條件和困難,奮不顧身地開始了某種競賽!難道轉型期的企業家都是癲狂的嗎?我們是不是太缺少那種靜靜地想默默地干的修煉者了!
大道至簡,行業只是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離終點何其遙遠,我想以百米的速度是無法跑得太久的!
早春三月,在北方難免會有暴風雪,可是迎春花還會在雪地里含笑吐芳,隨后便會有更多的花兒爭奇斗艷。只要尊重自然規律,一切都會順其自然,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