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邱嘉輝
文/記者 張曉磊
【編者按】
禾豐股份肉禽產業化事業成立短短10余年,按照控股和參股公司的屠宰總量計算,已摘得全國白羽肉雞屠宰量桂冠。作為肉禽產業化事業的領頭人,邱嘉輝是如何帶領該事業突飛猛進、一路高歌的?這種經歷能給行業帶來怎么樣的生產經驗?今年年初,邱嘉輝升任禾豐股份總裁,他將如何與禾豐股份進一步融合,創新性地加快企業戰略規劃的實施?近日,他又擔任遼寧省肉雞產業分會會長,他會如何領航遼寧省肉雞產業發展,為全國肉雞產業的騰飛做出貢獻?在與《國際家禽》的深入交流中,邱嘉輝道出了這些年的點滴,傳遞出自己的熱愛和堅守。
《國際家禽》:作為禾豐股份肉禽產業化事業的開拓者,您是如何在10余年的時間內使得禾豐肉禽產業化取得快速發展的?又是如何度過諸多艱難時期,取得盈利的?
邱嘉輝:在我看來,肉禽產業化事業能快速發展并克服10余年來諸多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三點:專業化的平臺支撐、自身的不斷堅持和積累、產業鏈合作伙伴的支持。首先,禾豐股份肉禽產業化事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于我們有著禾豐股份這一優秀、可靠的專業化平臺。創立于1995年的禾豐,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一個單一的農牧企業變成一個橫向多元化、縱向一體化的農牧食品企業;而且,禾豐股份一直秉持著“誠信、責任、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和“創新、高效、自律”的經營文化,對內成果共享、對外合作共贏。對于隸屬于禾豐股份的肉禽產業化事業,它的大框架、宏觀的管理思路也都是禾豐股份整體的傳承,這些優良的品質也順其自然地成為了肉禽產業化事業發展的“先天優勢”,大大縮短了我們這一事業的發展進程。
其次,對于肉禽產業化事業自身來說,我們堅信做企業的本質就是要在不斷的堅持和積累中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始終只與自己賽跑,這也是我們取得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在過去的十余年中,我們采用下屬各公司獨立運營、各區域協同配合、板塊內橫向比較和控制的經營模式,通過優化生產運營指標、提高人均效率等方式降低板塊整體運營成本,提高經營的靈活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向心力強、成本控制能力高的目標。肉禽產業化事業在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學習,在摸索中前進,力求每一個關鍵點的突破,在不斷積累的情況下才得以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得益于此,我們才能打造出規模大、效率高、結構優、價值高、安全高、成本低的肉禽產業化事業,并在行業中取得了一定的競爭力。
肉禽產業化事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產業鏈上合作伙伴的良好合作。在肉禽產業化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尋找優秀的合作伙伴,力求合作共贏、共謀發展。也正因為如此,產業化事業方能在合作伙伴、供應商、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不斷突破困難,取得飛速發展。
《國際家禽》:今年升任禾豐股份總裁,您的職責又做了哪些具體調整?在“15123”目標中,對于2029年實現年屠宰15億只白羽肉雞的目標,您有著什么樣的管理和生產計劃?
邱嘉輝:今年升任禾豐股份總裁后,我個人的職責也由負責一個板塊的全面經營和管理擴大到負責整個集團的全面經營和管理。如今,我個人站在更大的平臺上,戰略高度和思維模式發生了改變,視野變得更開闊,可調動的資源更為豐富,同時也更能從全局看問題。因為禾豐股份一直以《禾豐宣言》和《禾豐宗旨》為指導,大力發展飼料及生豬、肉禽產業化、原料貿易和寵物診療、綜合事業、國際事業和食品業務;而這其中,飼料和貿易業務、生豬業務、肉禽產業化業務又是我們發力的重點。因此,今后我也會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力拓展生豬產業化和熟調食品板塊,以及打造更強的、更系統的核心能力。
對于“15123”目標而言,這其中包括著在2029年實現控參股企業年屠宰15億只白羽肉雞、年出欄1000萬頭生豬、年產銷2000萬噸飼料(1000萬噸內用,1000萬噸外銷)和年銷30萬噸熟調產品。而15億只雞的屠宰目標是我們從2008年就開始布局的產業,我們從遼寧省逐步擴展到河南省、河北省和吉林省;再到2019年布局山東業務,在地域上和規模上不斷地擴大,并保證每一個業務單元的良性運營。未來,我們仍會進行有序的規模擴張,并在原有產能基礎上不斷擴大產能;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我們將大力推進設備的改造升級。本著為國民提供優質、安全的動物蛋白的宗旨,力爭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吃到一只禾豐雞。
《國際家禽》:如今,您又擔任遼寧省肉雞產業分會會長,您打算如何帶領遼寧肉雞產業進行高質量發展?這對于其他省份肉雞產業的發展有何示范引領作用?
邱嘉輝:白羽肉雞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及數次的迭代升級,已然形成了標準化、規?;?、數字化、現代化、平臺化、生態化的全產業鏈發展的現狀;然而,由于產業鏈上下游信息的不對等、發展的不協同,以及企業之間存在的惡性競爭,“內卷”現象已經初步顯現。因此,在產業發展的關鍵之際,我們成立了遼寧省肉雞產業分會,旨在加強行業自律和自我管理,讓各成員企業都能以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為前提,按照行業整體利益和市場需求規范發展生產;并加強國內外行業交流與合作,通過行業行為約束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承擔起肉雞行業的社會責任。同時,分會將扮演好肉雞產業的召集者,政府、各分會單位工作的協調者,肉雞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及所有肉雞行業人員的服務者等角色,通過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互動交流,信息共享,互助協作,為成員單位搭建緊密型的學習與分享的平臺。以此,不斷提高遼寧省白羽肉雞養殖技術,補齊產業鏈升級要素,推進誠信體系建設;促進本行業內的企業信息交流、錯位競爭、組團發展,為推動全省白羽肉雞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同時,對于全國的肉雞產業我亦相信,行業分會不僅能夠促進各個省份之間白羽肉雞行業進行優勢資源融合,還能夠幫助企業建立標桿對比的平臺和體系,助其迅速發現差異所在并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為他們發展指導的工具箱。從而推動全國白羽肉雞產業向綠色制造、安全健康的方向發展,提高食品工業質量安全水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全國肉雞整體發展水平,助力中國肉雞產業的騰飛。
《國際家禽》:禾豐股份公司名稱的變化,意味著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將會有著何種轉變?對蛋雞產業的布局,在發展規劃中有著何種重要的意義?
邱嘉輝:禾豐成立伊始,金衛東董事長在不同場合多次說過,禾豐最終要完成由Feed到Food的轉變。這是高瞻遠矚,也是遠見卓識。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禾豐也經歷了三次戰略升級:2003年致力于成為世界頂級飼料供應商;2008年開創肉禽產業化,致力于成為世界頂級農牧企業;2018年開創食品元年,經過戰略梳理,致力于成為頂級農牧食品企業。如今,到了2020年,禾豐股份控參股企業禽肉品(雞肉與鴨肉)產銷量186萬噸,熟調超過2萬噸,已經是一家舉足輕重的食品公司。到2029年,如果完成目標,我們控參股企業肉品年產銷量將超過400萬噸,熟調產品30萬噸。
可以說,由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戰略升級的需要,是要由一個農牧公司變成食品公司,表達了進軍食品端的決心。大力發展食品業務,向更高價值區域轉化,是對過去25年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成為“質量效益領先型”的安全優質食品供應商亦是禾豐未來的發展戰略目標;為人類提供安全、健康、美味、新鮮的動物蛋白及食品始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
對于蛋雞產業的布局來說,我們認為蛋品深加工市場潛力巨大,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因為,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和國家對食品安全重視的不斷提高,我國消費者對鮮蛋的消費習慣將不斷轉變;而且,隨著越來越多大型正規的龍頭企業加入蛋品深加工行業,大型食品企業正在不斷降低鮮蛋的使用比例,開始逐漸加大購買蛋粉、蛋液的份額。此外,對于雞蛋生產商而言,散鮮蛋市場無法發揮品牌優勢,以及在散裝鮮蛋市場份額逐漸減少的趨勢下,生產商的利潤越來越薄。
因此,隨著禾豐股份經營戰略轉型,蛋禽事業線亦緊跟集團步伐向食品領域發展,自2021年4月23日注冊成立遼寧禾豐蛋業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蛋品及深加工領域。至此,遼寧省蛋禽事業線形成了青年雞&蛋雞養殖業務、飼料業務、蛋品及深加工三大業務同步發展的戰略布局,逐步將蛋禽產業平臺打造出來。蛋禽產業化的實現還可以吸引更多規?;扒蒺B殖場與禾豐深度合作、共同發展,進而帶動蛋禽產業鏈的持續發展。
《國際家禽》:鑒于您在肉禽產業的成功經歷和多年的從業經驗,您對行業發展有何建議,以此促使行業更為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邱嘉輝:如今,白羽肉雞行業經過從業者多年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而這也意味著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繁重,道路更加漫長。面對中國白羽肉雞的新市場和新發展機遇,時代賦予了我們高度的責任和使命,產業鏈上下游的從業者團結一心,做大做強我們共同的肉雞事業,為國民提供優質、安全的動物蛋白。
20年的職業生涯,同時意味著20年的生產、管理經歷;在我個人看來,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包括了產品的安全、人才的安全、資金的安全、管理的安全、環保的安全等。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所處什么時代,無論身處何種行業,衡量企業好壞與否的標準從未改變,即客戶的滿意度。因此,我們一定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創新、降本增效、轉型升級,向契約型、一體化轉變;唯有如此,產品質量才可信,才有新興市場。否則,市場的不穩定、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變化捕捉的不及時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都會對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和挑戰,同時也是對企業的挑戰。此外,企業還應重視成本、效率、價值、規模、結構、安全等六方面因素的重要性,提升運營生存水平。不要盲目追求發展速度,當發展速度大于企業內部實際價值時,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后果,嚴重的甚至是企業的滅亡。
其實,肉雞產業實際就是加工制造業,而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必然是符合加工制造業的特點,在面對市場波動時,即使是禾豐這樣的公司也會有市場壓力,單打獨斗的風險性非常大,未來縱向的聯合和融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因此,白羽肉雞產業必須建立健康的產業鏈,形成規模體系,相互之間進行聯合方能面對產業可能出現的諸多挑戰。